在合适的时间出现,那它就能帮助到你

 

这篇文章是读完《Atomic Habits》后写下的,最早发布在豆瓣(文章链接),重发在这里。

最近深受无法专注的折磨,上班时间经常四处摸鱼——公众号文章有没有趣都要看一遍、微信豆瓣ins知乎都来刷一遍、B站YouTube看看有趣的更新、脑子里突然蹦出什么想法问题都要去搜索一下。于是白天只要不是工作的事儿都干了,然而晚上就得加班到12点把活儿补齐。晚上下班之后经常有我真的很想做的事情,结果因为白天摸鱼要补工作而做不成。太折磨人了。趁着这周放假,我决定把自己的习惯修理修理。

前天花了五个半小时读完《掌控习惯》这本书,顺便在我认同的观点上相应的调整了我的环境、心态和一些习惯。实验了这两天,居然还不错。这些是对我有用的一些行动:

  • 设定专门的地方做专门的事情。设定了我的办公桌上只能做四件事:工作、学习、写planner、记录我的奇思妙想

  • 用habit stack和habit formula来模式化我的习惯:每天早上吃完早饭,坐在办公桌上,就开始写planner;每天晚上洗完澡抹完润肤乳,就回顾今天的plan完成情况;每天晚上10-11点之间洗漱护肤(这个意味着10点之前要完成所有要认真做的事情,之后就上床休闲了)

  • 我有两个空的多肉花瓶,其中一个里面放了乐高块儿,每一次我抵抗了手机、社交媒体、视频网站、东西瞎看的欲望,就把一块乐高从一个花瓶里挪到另一个花瓶里。我还在想之后给自己什么奖励。虽然奖励还没定,但是现在每挪一次,我都已经有了成就感。

  • 要非常尊重自己的计划——你可以玩一个小时、两个小时游戏,只要它在你的计划里;也可以计划看两个小时剧,只要它在你的计划里。但是如果它不在计划里而你做了,那意味着侵犯了其他被计划好的事情。

  • 用time box来划定每天的计划,然后每个time box里可以相对灵活的进一步规划。比如我设定了下午2:30到5点复习ML,中间每隔一会儿需要的时候适当休息休息。如果在休息时间我开始玩儿游戏了,那么当我跟自己说“这是我玩儿的最后一局”,如果我做到了,真的玩完这一局就放下了,我会给自己奖励一个乐高块儿——实现正面的心理反馈。

  • 用更简单操作来培养习惯——我把它用在语音计时器上。各种番茄计时器的app是很不错,但是要每次开始都要手动打开软件、设定时间长度、设置任务名称、点击开始,每次结束都要再次打开软件、点击暂停,来回一共六个操作。但是让Google home设置一个自定义时间的计时器,只要说一句话 “Hey Google, set a timer for 30 mins”,30分钟之后Google自动会提醒你,也不会每次中途随时打开软件查看还剩多久,毕竟专注的时候开口说话问Google比鼠标多点两下要更麻烦。

  • 一个心态:难的事情不在自己的舒适区,做起来都会想回避和拖延;但是也正是因为它难,也是让自己进步的事儿。比如我可以轻松的专注读书半个小时,但是轮到编程就很容易走神。但是因为是工作嘛,所以还是可以稍微提醒自己一下的。

我的下一步计划是看完《Indistractable》和《design your life》《design your work life》这三本书。Indistractable会进一步聚焦在专注这个问题上,然后我会用design life两本书这个系列引导自己寻找长期我要去关注什么问题、专注于什么问题。道阻且长。